0755-82908211 info@sensorstech.com 耐特恩网站
Case 公司新闻
来源:
2019年9月3日,第二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 2019)将在上海召开,展会围绕5G关键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创新、半导体投融资等,设计半导体技术产品展览展示、新品发布及合作交流等环节,涉及汽车电子、光电通信等领域。    资料图    无人驾驶或于2025年起飞    近年来,随着光、机、电、算等底层架构的不断成熟,无人驾驶汽车成为了人工智能应用的行业热点。在2019年7月召开的第四届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上,有投资专家明确表示,2025年是无人驾驶起飞的一个时间点,可能出现在美国,也可能是在中国,这取决于基础设施还有最新技术的探索。    业内专业人士称,无人驾驶未来将会变成一个可能为客户赚钱的资产,可能会产生比房地产更高的收益。另外,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此前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也提到,至2020年,中国的汽车产业规模将达3000万辆,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占有率将达50%。    国内无人驾驶汽车路测,资料图    国内无人驾驶捷报频传    无人驾驶的发展热潮,拉动了诸多技术创业者的纷纷涉足。近段时间以来,国内车企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和测试捷报频传。先是吉利汽车宣布将在2022年亚运举办期间,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完全无人驾驶的车辆。随后再有报道称,百度宣称其新一代无人巴士车阿波龙二代将很快推出。    而就在不久前,百度与中国一汽红旗共同打造的国内首批量产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湖南长沙展开了上路测试。有消息称,长沙市民有望在年底之前率先体验到中国首批自动驾驶出租车。    无人驾驶的传感层    关于汽车智能化的技术要求,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 International)制定了一套标准,把自动驾驶分为了L0-L5,其中L0指的是无自动驾驶,即人工驾驶;而汽车的驾驶辅助(L1、L2)中,需要包括摄像头...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9
来源:
垃圾回收现已成为智慧城市的一环,已成为业界多数人士的共识。距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过去了一个半月,政策先行下,垃圾分类行业的玩家、资本开始躁动。业内人士指出,从国家的规划可以看出,智能化处理系统是垃圾分类的发展方向。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等创新技术,成为企业深度参与垃圾分类产业链的法宝。    垃圾分类投放,仅是产业链的开始    分类垃圾桶只是一个前戏,这门产业里真正的商机何在?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从产生垃圾到投放垃圾桶,就完成了整个环节。但在垃圾回收行业从业者来看,这只是产业链的开始。该产业链共有四个环节,除投放外,还包括分类、运输和处理。对大多数垃圾分类回收的参与者,他们只是这条产业链的一环或几环。    垃圾识别应用程序成功率很低    随着垃圾分类热潮,上百个有关垃圾分类的应用一夜之间上线,主要是针对消费者端,这背后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各类打着人工智能垃圾分类旗号的科技公司。同时,互联网巨头也将目光瞄向这一市场。    垃圾识别应用程序成功率普遍较低    阿里巴巴、腾讯都推出了垃圾识别的应用程序,通过物品的视觉识别做出垃圾分类的判断。不过,当人们使用这些应用后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当中的一些真的提高效率了吗?因为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视觉识别,其成功率很低。    据介绍,这些匆忙发布的产品,很多背后数据训练的样本并不足以支持其满足日常使用的准确率,识别率只有20%到30%。相关专家认为,从技术的角度并不难实现,只是因为缺少样本导致识别准确度低,目前用途只能是对用户科普。    在微软中国区内部孵化活动中,技术人员开发的智能垃圾桶及传感器    微软垃圾桶智能化识别技术实践    另一种思路是引入视觉识别和其他系统的智能垃圾桶,从客户端进行智能识别。微软技术专家期望通过引入视觉、重力、红外等多种类型传感器,让垃圾桶实现智能化,由于可以采集数据未来变...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8
来源:
MEMS的全称是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机电系统是指可批量制作的,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可以把它理解为利用传统的半导体工艺和材料,用微米技术在芯片上制造微型机械,并将其与对应电路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技术。所以它是以半导体制造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平台。    MEMS传感器应用    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它们的尺寸更小,最大的不超过一个厘米,甚至仅仅为几个微米,其厚度就更加微小。采用以硅为主的材料,电气性能优良,硅材料的强度、硬度和杨氏模量与铁相当,密度与铝类似,热传导率接近钼和钨。采用与集成电路(IC)类似的生成技术,可大量利用IC生产中的成熟技术、工艺,进行大批量、低成本生产,使性价比相对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大幅度提高。    MEMS传感器在 AR/VR、消费电子、智能驾驶、智能工厂、智慧物流、 智能家居、环境监测、智慧医疗等物联网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可穿戴设备应用。以小米手环为例,就用到了ADI的MEMS加速度和心率传感器来实现运动和心率监测。 Apple Watch内部除了MEMS加速度计、陀螺仪、MEMS麦克风,还有使用脉搏传感器。    VR应用。VR设备需要足够精确测定头部转动的速度、角度和距离,采用MEMS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来进行测定是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几乎成为VR设备的标配。Oculus Rift、HTC Vive、PlayStation VR都采用了MEMS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未来VR设备也可能会使用MEMS眼球追踪技术。    无人机应用。无人机飞行姿态控制技术上,MEMS传感器又有了施展的空间。结合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以算出角度变化,并确定位置和飞行姿态。MEMS传感器能在各种恶劣条件正...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7
来源:
最近,在国内与传感器技术息息相关的物联网应用领域,有哪些最新应用呢?来看看以下三则简讯。    安装在井盖上的监控传感设备,资料图    1.合肥首套基于传感器的智能井盖管理系统投用    在合肥,过去,井盖异常大多靠人工定期巡检或者热心群众报警。虽然可基本达到常规的管控,但无法第一时间发现突发异常。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运用技术手段解决井盖问题已成为现实。    目前,合肥首套井盖智能管理系统在该市经开区公用公司排水管理中心建立。该系统可以将全区各类井盖建立唯一的井盖识别码,统一监控管理起来。    井盖姿态改变报警图文示意,资料图    该套井盖智能管理系统,在井盖内侧安装了监控传感器设备,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自动上传至后台。系统将通过监测井盖的翻转倾角、温度检测、井下溢水报警、运动轨迹分析来判断井盖是否为异常打开。一旦判断异常,马上发送告警信息。通过手机APP,维护人员可进行现场维修,及时将井盖信息、人员信息、签到时间等数据回传到服务器。如上图井盖报警姿态所示,设备倾角超过基准角度5度时,会发生松动报警;当水位达到浮漂高度(高度设置范围为50-150厘米),会发生满溢报警。    目前,经开区已在包括下穿桥在内的十余处易涝点和积水点,试点安装了该智慧井盖设备。截至8月7日,井盖监控器累计打开、松动检测数据共285次,水位溢满74次,设备复位97次。据悉,经开区将在辖区内增设100余套智慧井盖设备,以满足更大范围的井盖监控管理和防汛预警。    2.安徽亳州:两千多家餐饮企业将安装油烟在线监测系统    日前,安徽亳州谯城区中心城区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已完成公开招标,2200家餐饮油烟企业即将陆续安装在线监测系统。据悉,这款智数智能油烟在线监控仪安装在餐饮企业的油烟排放管和开关附近,监控终端集成GPRS无线通信模块,采用实时在线、自动上报的方式工作。    智能油...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6
来源: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2018年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可穿戴式皮肤传感器,能够通过汗液中的皮质醇水平测量压力。现在,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宣布了一种追踪其他生命体征的同类型的柔性传感器。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近日发表在《自然·电子学》杂志上。    新型皮肤传感器,资料图    这项新技术被称为BodyNet,由化学工程教授Zhenan Bao领导的团队开发。Zhenan Bao带领的团队之前曾研发触敏机器人皮肤,不再需要后可溶解的植入式血流传感器,以及减少电子废物的可生物降解半导体。    新开发的BodyNet传感器由透明、可拉伸、无过敏性的弹性体制成,其上有丝网印刷金属墨水传感电子元件和灵活的射频识别(RFID)天线。    在实验室测试中,将几个装置粘附在测试对象的手腕和腹部上,研究人员通过检测皮肤的扩张和收缩,来准确地测量人的脉搏和呼吸速率。另外,应用于肘部和膝盖的传感器,能够通过在每次相应的肌肉弯曲时,测量皮肤的收紧或松弛,来跟踪这些身体部位的运动。    使用单独的RFID读取器从BodyNet传感器收集数据,该读取器使用其自己的无线电信号临时为设备供电。可穿戴传感器本身不包含电池或其他刚性部件。    目前,必须在每个传感器的顶部,将一个读取器固定到穿戴者的衣服上。然而,在未来的道路上,人们希望可以使用单件RFID读取“智能”服装 。它会定期通过蓝牙,将传感器数据传输到附近的计算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最终,一旦它能够测量体温等额外的生命体征,BodyNet技术可用于对患有睡眠障碍或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无中断监测,或用于评估希望提升其表现的运动员。    太空舱内正进行锻炼的宇航员,资料图    延伸阅读:NASA在生物医学监测领域的探索与贡献    今年是美国阿波罗登月50周年,一直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格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2
845页次9/169首页上一页...  45678910111213...下一页尾页
0755-82908211 info@sensorstech.com 耐特恩公众号
友情链接:    必优  |  必优网  |  华创测试  |  多分量传感器  |  力传感器  |  压力传感器  |  扭矩传感器
Copyright © 2022 深圳耐特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ignore
5
电话
    ignore
6
二维码
    ignore
分享